•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原文及鉴赏

    民不畏死 【原文】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1], 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2]。 夫代司杀者杀, 是谓代大匠斫[3]。 夫代大匠斫, 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2021-09-13 15:23:27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原文及鉴赏

    强大处下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1]。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2]。 故坚强者死之徒[3], 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 木强则兵[4]。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

    2021-09-13 15:22:40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柔之胜刚》原文及鉴赏

    柔之胜刚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1]。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2]。 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

    2021-09-13 15:20:38

  •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无以生为》原文及鉴赏

    无以生为 【原文】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1], 是以饥。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2], 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3], 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4]。 【注释】

    2021-09-13 15:19:50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自爱不贵》原文及鉴赏

    自爱不贵 【原文】 民不畏威[1], 则大威至[2]。 无狎其所居[3], 无厌其所生[4]。 夫唯不厌[5], 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6], 自爱不自贵[7]。 故去彼取此。 【注释】 [1]威:威吓,指

    2021-09-13 15:00:02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报怨以德》原文及鉴赏

    报怨以德 【原文】 和大怨[1], 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2], 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3]。 天道无亲[4], 常与善人。 【注释】 [1]和:调和。 [2]契:契约。左契:债

    2021-09-13 14:44:57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原文及鉴赏

    天网恢恢 【原文】 勇于敢则杀[1], 勇于不敢则活[2]。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3],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4]。 天网

    2021-09-13 14:43:55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不欲见贤》原文及鉴赏

    不欲见贤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1],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2], 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于天下? 唯有道者。

    2021-09-13 14:42:57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以其病病》原文及鉴赏

    以其病病 【原文】 知不知,上[1]; 不知知,病[2]。 夫唯病病[3], 是以不病[4]。 是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注释】 [1]上:上等,高明。 [2]病:毛病。 [3]病病:知道病是病。 [4

    2021-09-13 14:41:58

  • 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原文及鉴赏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 非常道[1]。 名可名, 非常名[2]。 无, 名天地之始[3]。 有, 名万物之母[4]。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5]。 常有, 欲以观其徼[6]。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2021-09-13 14:39:39

  • 道德经《下篇德经》原文及鉴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1]。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2]。 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3]。 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4],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5]。 上礼为

    2021-09-13 14:37:35

  • 道德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原文及鉴赏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

    2021-09-13 14:36:54

  • 道德经《阴阳巫卜·老子》原文及鉴赏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2021-09-13 14:35:46

  • 道德经《道立于一·老子》原文及鉴赏

    [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

    2021-09-13 14:34:46

  • 道德经《道法自然·老子》原文及鉴赏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十七章] 太上,下

    2021-09-13 14:34:08

  •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原文及鉴赏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鉴赏〕 道是老子

    2021-09-13 14:33:27

  • 道德经《道动以反·老子》原文及鉴赏

    [二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饭赘行。

    2021-09-13 14:32:16

  • 曾国藩文集《修身养性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修身养性篇 修身养性篇 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 十五日接四弟在涟滨所发信,系第二号,始知正月

    2021-09-13 14:29:51

  • 曾国藩文集《治家理财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治家理财篇 家和乃为福泽之根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正月八日恭庆祖父母双寿,男去腊做寿屏二架,今年同乡送寿对者五人,拜寿来客四十人。早面四席,晚酒三席。

    2021-09-13 14:27:32

  • 曾国藩文集《为学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为学篇 读书须专一经 【原文】 至唐镜海先生处,问检身之要,读书之法。先生言:当以《朱子全集》为宗。时余新买此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

    2021-09-13 14:23:24

  • 曾国藩文集《军歌四首》原文、翻译及解析

    军歌四首 水师得胜歌 三军听我苦口说,教你水战真秘诀。 第一船上要洁净,全仗神灵保性命。 早晚烧香扫灰尘,敬奉江神与炮神。 第二湾船要稀松,时时防火又防风。 打仗也要去得稀,切

    2021-09-13 14:21:41

  • 曾国藩文集《体道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体道篇 仁义贯穿本末 【原文】 天下之大事宜考究者,凡十四宗。曰官制,曰财用,曰盐政,曰漕务,曰钱法,曰冠礼,曰婚礼,曰丧礼,曰祭礼,曰兵制,曰兵法,曰刑律,曰地舆,曰河渠

    2021-09-13 14:17:46

  • 曾国藩文集《散文第六》原文、翻译及解析

    散文第六 五箴并序 【原文】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也!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损,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疢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

    2021-09-13 14:15:29

  •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原文、翻译及解析

    诗词联语第八 寄弟 昔我初去家,诸弟各弱小。 阿季两髦,觑人眸子了。 后园偷枣栗,猱升极木杪。 叔也从之求,揖我谓我矫。 分甘一不均,战争在毫秒。 余时轻别离,昂头信一掉。 老弟况

    2021-09-13 14:11:46

  • 曾国藩文集《养生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养生篇 精神须常有余 【原文】 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七日 【译文】 要常使精神留有余地,这样做任何事才能使自己朝气蓬勃,精力集中。 道光二十

    2021-09-13 13:53:31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