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天生德于予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二 天生德于予章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史记》讲: 孔子到宋国,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操习礼仪。宋司马桓魋想杀孔子,拔树相胁,孔子只能离去。弟子们催快跑,孔子就讲:

    2021-03-23 11:24:40

  • 红楼诗词《贾元春元宵灯谜》原文及赏析

    《春灯谜八首(其四)》贾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是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元春于上元佳节所制之灯谜。谜底是炮竹。 这

    2021-03-23 11:24:37

  • 论语《士而怀居章》原文及解读

    三 士而怀居章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古人以为,天地四方,都是男子干事业的地方。哪里有事业,就去哪里,而不是留恋安宁。士以天下为关怀,更应如此。 古人又以为,怀与安

    2021-03-23 10:49:16

  • 论语《士志于道章》原文及解读

    九 士志于道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道是宽泛的抽象概念,不像仁有具体内涵。道,象征着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关怀。 士,孔子那时有文武之分,但主要指文士。

    2021-03-23 10:48:32

  • 论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章》原文及解读

    三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凡人皆有好恶之情,但能够恰如其分,却很难。孔子断言,只有仁者,才有能力喜好人与厌恶人。故我们都应常怀自知之明,在好恶

    2021-03-23 10:47:11

  • 论语《周监于二代章》原文及解读

    十四 周监于二代章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倡导周礼,因为周的制度文明基于夏、商二代,在继承中创造,达到了郁郁乎文哉的高度。 孔子是历史理性主义者,他注重历

    2021-03-23 10:44:27

  • 论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章》原文及解读

    十七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章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讲这话具体有所指。卫灵公与美艳夫人南子同车出行,宦官随侍,让孔子坐第二辆车,招摇过市,于是孔

    2021-03-23 10:37:14

  • 论语《君子病无能章》原文及解读

    十八 君子病无能章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常言道,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所谓有准备,当然是一个不那么明确的说法,包括了许多内容,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自己的

    2021-03-23 10:32:14

  • 论语《君子欲讷于言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君子欲讷于言章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话说多了,容易错;说放肆了,更惹祸。因此,讲话要谨慎。做事客观上容易懈怠,主观上容易懒惰,因此,做事要勤勉。 但是,并不能

    2021-03-23 10:31:15

  •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与人相处或共事,如能于道理上考虑,便容易心平气和,彼此识见不同,也能坦诚讨论;如不能于道理上考虑,牵涉进个人利益

    2021-03-23 10:30:29

  • 论语《君子以文会友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君子以文会友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人若无友,虽苦学,也很难摆脱孤陋寡闻,因为一个人的识见是有限的。人交朋友,途径很多,或酒肉,或权利,但最切心的应当

    2021-03-23 10:29:42

  • 论语《君子上达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君子上达章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人与人原本相差不大,渐渐地便有了分别。君子与小人,上达与下达,或以为见之于名利与地位,其实并非如此,尽管名利与地位也不是非要

    2021-03-23 10:29:01

  • 论语《其言之不怍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其言之不怍章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满碗饭好吃,满口话难说。言之不怍,大言不惭,随口荡荡,本来就不想真做;即便讲话时不是违心,但大话要落实,往往也是不可能的

    2021-03-23 10:26:52

  • 论语《兴于诗章》原文及解读

    八 兴于诗章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之教,始于《诗》、《书》,终于《礼》、《乐》。但兴、立、成,讲的是学习的功效,并非次序。 古人的诗,可以诵唱。唱歌时,须兴起

    2021-03-23 10:24:19

  • 论语《众恶之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七 众恶之章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人都有长处,有不足,如果众口一词地称誉一个人,或者诋毁一个人,都是违背常理、不足以信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作认真观

    2021-03-23 10:23:27

  • 论语《众恶之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七 众恶之章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人都有长处,有不足,如果众口一词地称誉一个人,或者诋毁一个人,都是违背常理、不足以信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作认真观

    2021-03-23 10:23:27

  • 论语《乡人饮酒章》原文及解读

    十 乡人饮酒章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传统乡村的聚餐,以及其他游乐活动,都是氛围轻松而又礼序井然的场合。身处其中的人,受其熏染,一代人影响一代

    2021-03-23 10:17:51

  • 论语《主忠信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主忠信章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此章与《学而第一》君子不重则不威章的后半部分完全重复。 一本书偶有重复,古今中外恐不能免,但读者对其态度却大有不同

    2021-03-23 10:16:43

  •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二 不患人之不己知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此意在《论语》中多处记载,只是文字略不同,可见是孔子与弟子们经常谈及的话题,弟子们各有记录。 乱世之中,用人之际

    2021-03-23 10:15:43

  • 红楼诗词《歌谣》原文及赏析

    《歌谣》 宁国府,荣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 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写道:贾琏带王大夫给宝玉、黛玉看过病后,正向王熙凤讲述黛玉的病因和王大夫用

    2021-03-23 10:07:48

  • 论语《齐景公问政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齐景公问政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政事与家务,都自有规矩在。如果乱了

    2021-03-23 10:06:14

  • 红楼诗词《薛宝钗灯谜》原文及赏析

    《灯谜诗三首(其一)》薛宝钗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红楼梦》中,除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正、副诸册判词及《红楼梦曲》明为预言书中人物命

    2021-03-23 10:05:11

  • 红楼诗词《林黛玉灯谜》原文及赏析

    《灯谜诗三首(其三)》林黛玉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黛玉的这一首,人们猜是走马灯。 駬駬,也称绿耳,千里马名。走马灯中的马,自然无需

    2021-03-23 10:02:53

  • 红楼诗词《贾宝玉灯谜》原文及赏析

    《灯谜诗三首(其二)》贾宝玉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这一首诗暗示了宝玉、黛玉之间生既无缘,死成永别的绵绵长恨。生时姻缘无份,枉自嗟

    2021-03-23 10:00:51

  • 论语《齐景公有马千驷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齐景公有马千驷章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章的尾句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宋儒以为

    2021-03-23 09:59:35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