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与章子厚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②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见
2022-10-16 14:58:54
-
《苏轼·墨君堂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
2022-10-16 14:57:17
-
《苏轼·魏武帝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
2022-10-15 17:08:10
-
《苏轼·钱塘勤上人诗集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翟公罢廷尉①,宾客无一人至者。其后复用,宾客欲往。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世以为口实。然余尝薄其为人,以为客
2022-10-15 17:07:12
-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
2022-10-15 17:06:12
-
《苏轼·游士失职之祸》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魏无忌、齐田文、
2022-10-15 17:04:56
-
《苏轼·论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
2022-10-15 17:03:51
-
《苏轼·猪肉颂》原文及翻译
原文: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选自《苏东坡全集
2022-10-15 17:02:45
-
《苏轼·屈到嗜芰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屈到嗜菱,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菱,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
2022-10-15 17:01:45
-
《苏轼·北人学没》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
2022-10-15 16:59:58
-
《苏轼·与王定国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某启:罪大责轻,得此甚幸,未尝戚戚。但知识数十人,缘我得罪,而定国为某所累尤深,流落荒服①,亲爱隔阔。每念及此,觉心肺间便有汤火芒刺。今得来教,既不见弃绝,而能
2022-10-15 16:58:35
-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原文及翻译(全)
原文: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
2022-10-15 16:57:20
-
《苏轼·谏买浙灯状》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伏见中使传宣下府市司买浙灯四千余盏,有司具实直①以闻,陛下②又令减价收买,见已尽数拘收,禁止私买,以须上令。臣始闻之,惊愕不信,咨嗟累日。何者?窃为陛下惜此举动也
2022-10-15 16:56:13
-
《苏轼·书上元夜游》原文及翻译
原文: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
2022-10-15 16:55:20
-
《苏轼·晁错论》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察,以错为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而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
2022-10-15 16:54:14
-
《苏轼·答谢民师书》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
2022-10-15 16:53:06
-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
2022-10-15 16:52:08
-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
2022-10-15 16:50:43
-
《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
2022-10-15 16:50:00
-
《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心术》曰: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
2022-10-15 16:48:43
-
《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三)
原文: 《远虑》曰: 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是以有民、有群臣而又有腹心之臣。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可得而知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之
2022-10-15 16:47:32
-
《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四)
原文: 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
2022-10-15 16:46:29
-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
2022-10-15 16:45:30
-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
2022-10-15 16:44:19
-
《苏洵·管仲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管仲论市工农商 夫功之成,
2022-10-15 16: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