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洵·心术》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

    2022-10-15 16:41:38

  •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

    2022-10-15 16:31:20

  •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 淘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②。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③。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

    2022-10-15 16:30:00

  • 《苏洵·谏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

    2022-10-15 16:28:41

  •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

    2022-10-15 16:22:21

  • 《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

    原文: 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傲诞,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利酗酒,使气傲物,志气一发,则倜然远去,不可羁束以礼法。然及其一

    2022-10-15 16:18:02

  • 《苏洵·孙武》原文及翻译

    原文: ①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②《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

    2022-10-15 16:16:27

  • 《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①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居斯乐,不乐不居也。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为自欺且为欺天。②盖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①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乐,吾有吐食、脱

    2022-10-15 16:12:43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原文及翻译

    原文: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①,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②百家之说。嘉佑③初,与二子轼

    2022-10-14 16:33:23

  • 《苏洵·上余青州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日: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今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今尹子文岂独恶

    2022-10-14 16:32:33

  • 《苏洵·乐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 天下未知君之为君,父之为父,兄之为兄,而圣人为之君、父、兄;天下未有以异其君、父、兄,而圣人为之拜、起、坐、立。天下未有肯

    2022-10-14 16:31:38

  • 《苏洵·辨奸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

    2022-10-14 16:30:46

  • 《苏洵·上富丞相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相公阁下:往年天子震怒,出逐宰相,选用旧臣堪付属以天下者,使在相府,与天下更始,而阁下之位实在第三。方是之时,天下成喜相庆,以为阁下惟不为宰相也,故默默在此。方今

    2022-10-14 16:29:57

  • 《苏洵·史论上》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

    2022-10-14 16:28:58

  • 《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

    2022-10-14 16:28:24

  • 《苏洵·嘉祐集·书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京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

    2022-10-14 16:27:29

  • 《苏洵·礼》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人之情,安于其所常为,无故而变其俗,则其势必不从。圣人之始作礼也,不因其势之可以危亡困辱之者以厌服其心,而徒欲使之轻去其旧,而乐就吾法。不能也,故无故而使之事君

    2022-10-14 16:26:39

  • 《苏洵·任相》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古之善观人之国者,观其相何如人而已。议者常曰:将与相均。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国有征伐,而后将权重;有征伐无征伐,相皆不可一日轻。相贤耶,则群有司皆贤,而将亦贤

    2022-10-14 16:25:51

  • 《苏洵·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昭文相公执事: 洵本布衣书生,才无所长,相公不察而辱收之,使与百执事之末。平居思所以仰报盛德,而不获其所。今者先帝新弃万国,天子始亲政事,海内倾耳侧目之秋;而相国实

    2022-10-14 16:24:45

  • 《苏洵·利者义之和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乎君子也,吾未见其不以至正而能也。抗至正而行,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

    2022-10-14 16:23:55

  • 《苏洵·项籍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

    2022-10-14 16:20:47

  • 《苏洵·御将》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 六畜,其初皆兽也。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制,故杀之。蹄者可

    2022-10-14 15:31:11

  • 《周密·观潮》原文及译文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2022-10-14 15:29:35

  • 《周密·淮北蜂毒》原文及翻译

    原文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①,而捕蟹者未尝血指②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③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④,然后连房刳⑤取

    2022-10-14 15:28:02

  • 《曾巩·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

    2022-10-14 15:26:03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