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以柔克刚,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原文及鉴赏
以柔克刚,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 原典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译释 天下最柔软的事物
2021-09-15 09:48:01
-
道德经《以平等之心,杜绝区别待人》原文及鉴赏
以平等之心,杜绝区别待人 原典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释 圣人用一
2021-09-15 09:47:05
-
归有光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归有光经典语录 1、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项脊轩志》 2、余既为此志,过想五年,吾妻来归,时道为轩中可们那余大上古是去数民,或凭几民下作对走十书。 吾妻归宁,述
2021-09-15 09:46:20
-
道德经《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原文及鉴赏
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原典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二章》 译释 天下
2021-09-15 09:41:41
-
道德经《不视,不听,不搏》原文及鉴赏
不视,不听,不搏 原典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德经第十四章》 译释 看它看不见,就叫夷;听它听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着,就叫微。 老子认为,装作看不
2021-09-15 09:40:55
-
道德经《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原文及鉴赏
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 原典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
2021-09-15 09:39:25
-
张三丰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张三丰经典语录 顺为凡 逆为仙 善人问福而福至,恶人畏祸而祸临。 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修愈静,胜天愈纯。 离了己身不是道,执着己身也是空。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
2021-09-15 09:36:29
-
于谦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于谦经典语录 1.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 2.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3.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5.人生由来不满百,安
2021-09-15 09:33:45
-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汉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道经》
2021-09-15 09:30:48
-
李时珍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李时珍经典语录 1.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灵则气泄,寒则气收。 2.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3.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
2021-09-15 09:29:16
-
张居正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张居正经典语录 君喜我则喜,君憎我则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
2021-09-15 09:24:47
-
《老子与《道德经》》原文及鉴赏
附录: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
2021-09-15 09:21:44
-
道德经《第四章·象帝之先》原文及鉴赏
象帝之先 【原文】 道冲[1], 而用之或不盈[2],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3], 同其尘[4]。 湛兮似或存[5]。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6]。 【注释】 [1]冲:古字为盅,空虚
2021-09-15 09:08:34
-
道德经《第四十章·虚中生有》原文及鉴赏
虚中生有 【原文】 反者,道之动[1]。 弱者,道之用[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 [2]弱者:柔弱,渺小。 [3]无: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译文】 发展
2021-09-15 09:04:03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原文及鉴赏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1]? 得与亡孰病[2]? 甚爱必大费[3], 多藏必厚亡[4]。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注释】 [1]货:财富。多,重,重要的意思。 [2]得:指得
2021-09-15 09:02:38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足》原文及鉴赏
知足常足 【原文】 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1]; 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2]。 罪莫大于可欲[3];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注释】 [1]却:屏去,退回。 [2]戎马:
2021-09-15 09:01:46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原文及鉴赏
为道日损 【原文】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1],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2], 及其有事[3], 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1]损:减损。 [2]取:治、夺取。无事:
2021-09-15 09:00:53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原文及鉴赏
大成若缺 【原文】 大成若缺[1], 其用不敝[2]。 大盈若冲[3],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4],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赢若绌[5]。 躁胜寒, 静胜热[炅], 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 [1]大成:最
2021-09-15 08:52:53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以为教父》原文及鉴赏
以为教父 【原文】 道生一[1], 一生二[2], 二生三[3],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4], 沖气以为和[5]。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6], 而王公以自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7], 或益之而损。 人之
2021-09-15 08: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