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牡丹》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李咸用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  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  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ldquo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李咸用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

  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

  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诗一开始并不直接描写牡丹本身,而是从侧面来暗示:“牡丹生性疏南国”(《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主要生长在北方,南方人在唐时不大容易见到,因此诗人才说它“少见南人识。”那南人一见如何呢?南人不见则已,一见便被它那动人的姿色征服了:面对这“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李山甫《牡丹》)的国色天香,南人先是嗟叹不已,紧接便是吃惊:世间怎么会有如此艳美至极的花卉呢?诗人王建一见牡丹那“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的神姿仙态,竟产生“初开恐是妖”(《题所赁宅牡丹花》)的感觉。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见牡丹之美艳惊人了。

  三、四两句:“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紧承上两句诗,着重写自己的感受,前一句以牡丹之色为春之色,诗意新奇。春天,水绿山青,百般红紫斗芳菲,但是春本身是什么颜色? 哪一种色彩可以代表春天? 没有,可现在明白了:这“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焰灯煌煌”(白居易《牡丹芳》)的牡丹不正是春天的颜色吗! 也只有它的天香国色才可以代表春之色! 后一句又深入一步:认为牡丹不仅为“春之色”,也是有情物,你看它“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白居易《牡丹芳》)的意态如绝代佳人,盈盈欲语,谁信它是无情物呢?这两句诗把牡丹写活了,简直呼之欲出。

  五、六两句:“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还是从感觉上着笔:诗人觉得这牡丹太美了。它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恐怕是会萃了天地之芳香娇媚于一身,随着春天温暖的云雨而生,从而成为“倾国倾城”的美色,压倒群芳,为百花之王。因此,牡丹真可以说是天地之精英、宇宙之英华。

  七、八两句,又翻出新意:“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尤物”极美至贵之物。牡丹本也美艳非常,可这绝色奇葩之间还不尽相同,红粉绛紫、竞香比艳,它们中间也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从中还可以找出更为美艳者,那可是美中之美,好上加好了。所以最后这两句诗比前六句更进了一步,可以说极尽牡丹之美了。

  这首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虽写牡丹,但一句直接描写都没有,完全是从侧面进行描写和暗示,便尽牡丹之风神韵致了,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笔法是十分精妙的。

相关推荐
  • 《罗隐·牡丹》原文及赏析
  • 《唐彦谦·牡丹》原文及赏析
  • 《郑谷·牡丹》原文及赏析
  • 《吴融·红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吴融·僧舍白牡丹二首》原文及赏析
  • 《李益·题所赁宅牡丹花X》原文及赏析
  • 《吴融·和僧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 《王叡·牡丹》原文及赏析
  • 《韦庄·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王贞白·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