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牡丹》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方干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  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萍何用逞重台。  殷勤为报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方干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

  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萍何用逞重台。

  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唐代咏牡丹的诗文为数甚多。方干的这首诗是晚唐咏牡丹诗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借问庭芳早晚栽? 座中疑展画屏开”。此诗以设问开篇,以画屏做比,形象生动,如满眼牡丹扑面而来。因不知“早晚栽”,所以要“借问”,一问一疑,句式别致新颖,并从侧面说明这是在友人家中赏花所以初见之时有惊讶新奇之感。此诗起首二句寓情趣于惊奇赞叹之中,突入其来,一下子摄取了读者的注意力。三四句则由远及近,于细处刻划:牡丹那浅淡素雅的花朵,象美女巧涂胭脂的脸腮,在厚重叶片的映衬下,更显得绿肥红艳,娇媚异常。以美女面喻牡丹虽无大奇处,但却在诗中完成了一个重要过渡:牡丹由屏上花变成了佳人美女,花如得了生命,诗也有了动感。所以颔联看似平常,实非易得之句。五六句则在神态已备的前提下,描写其形色。赞牡丹花红却不直言其红,而把以红艳著称的芍药与之相比;同样,赞牡丹花白、瓣多也不直言,而以白萍逊色来反衬。这样,牡丹红胜芍药,白逾白萍,花大瓣重,艳冠群芳的形象就活现出来。这种对比映衬写法,可免空泛描述之弊,利于读者在想象比较中产生直观之感。“红砌”用得颇为洗炼,把牡丹花又红又密的形态浓缩于二字之中,极言其叠朱垒绛、醒目夺魂的动人风采。这里的“重台”指重瓣之花,牡丹以多重瓣者为贵。上述二联四句是全诗重笔所在,作者白描、对比、反衬交替使用,比较灵活地再现了牡丹色彩纷呈,楚楚可人的倾国之容,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正当人沉醉于作者对牡丹花的动人描述之中,急欲一睹花容为快时,全诗却于结尾处有意宕开一笔:“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人如游蜂,日日不绝,从侧面再写牡丹的巨大魅力,诚如白居易所描述的“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赏花时,相随买花去。”“莫学游蜂”,欲擒故纵,恰如在牡丹花园挂起“请君莫入”的禁牌,更令人心痒难挨。这样收结全诗,既风趣又含蓄,使人吟诗、观画、赏花数趣并得。唐人王赞在评论方干诗文时说:“词若未至,意已独往”,这首《牡丹》诗就有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相关推荐
  • 《李咸用·牡丹》原文及赏析
  • 《罗隐·牡丹》原文及赏析
  • 《唐彦谦·牡丹》原文及赏析
  • 《郑谷·牡丹》原文及赏析
  • 《吴融·红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吴融·僧舍白牡丹二首》原文及赏析
  • 《李益·题所赁宅牡丹花X》原文及赏析
  • 《吴融·和僧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 《王叡·牡丹》原文及赏析
  • 《韦庄·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