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宪问·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四一]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十四二]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十四三] 子曰:
2021-03-29 10:56:21
-
论语《尧曰·论语》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
2021-03-29 10:55:12
-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论语》原文及解读
[九二十八]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鉴赏〕 彫同凋,表示凋零。 对于孔子这句话,历来注家多解为赞美有德之士的节操,如朱熹的《四书集注》引学者之语说:士穷见节义,世
2021-03-29 10:52:59
-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五二十四]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鉴赏〕 子贡(公元前520前456)是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善经商,又有理论才华,治国
2021-03-29 10:51:55
-
论语《平居饮食·论语》原文及解读
[七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七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七九]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七十]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九十]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
2021-03-29 10:50:22
-
论语《庄敬谦逊·论语》原文及解读
[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二二十]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021-03-29 10:13:43
-
论语《微子·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八一]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十八二]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十八
2021-03-27 15:54:18
-
论语《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原文及解读
[四二十五]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鉴赏〕 孔子这句话是针对有道德的人不时产生孤独感而讲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伟大的人总是孤独的,爱因斯坦说过:要记住那些优秀和高尚的人总是
2021-03-27 15:50:33
-
论语《志趣情操·论语》原文及解读
[五二十六]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七十
2021-03-27 15:46:50
-
论语《性相近,习相远·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七二]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鉴赏〕 后世儒家,尤其是自宋朝以后的儒家,受孟子影响,喜欢谈心性。与他们不同,孔子直接讲人性的话不多,关于人性当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观点
2021-03-27 15:45:52
-
论语《推己及人·论语》原文及解读
[四十五]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五十二]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
2021-03-27 15:45:07
-
论语《智者不惑·论语》原文及解读
[二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二十六]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二十七]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二十一] 子曰
2021-03-27 15:44:08
-
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原文及解读
[四八]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鉴赏〕 这句话可以有两解: 一是说早晨弄明白了道,就是晚上为之而死也心甘情愿;二是说早晨弄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了也就觉得此生无憾了。不论哪一
2021-03-27 15:43:16
-
论语《杀身以成仁·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五九]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鉴赏〕 儒家的理想人格如同孔子被描写的那样,温、良、恭、俭、让(《学而》),看起来好像温顺随和,然而实际上是外柔而内刚
2021-03-27 15:42:22
-
论语《树人育材·论语》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十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二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七七]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
2021-03-27 15:40:34
-
论语《欲速则不达·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三十七]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鉴赏〕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他出身于寒门,青少年时期家中甚短
2021-03-27 15:38:11
-
论语《治国安邦·论语》原文及解读
[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2021-03-27 15:37:01
-
论语《泰伯·论语》原文及解读
[八一]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八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
2021-03-27 15:35:57
-
论语《理想人格·论语》原文及解读
[一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
2021-03-27 15:34:51
-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原文及解读
[一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鉴赏〕 礼原是远古时代宗教祭祀的仪式和器物的总称,后来演变为区别
2021-03-27 15:33:43
-
论语《神道设教·论语》原文及解读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三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六二十二]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七二十一] 子不语
2021-03-27 15:26:36
-
论语《约己以礼·论语》原文及解读
[二二十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三四]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
2021-03-27 15:25:24
-
论语《胜残去杀·论语》原文及解读
[七十三] 子之所慎: 齐,战,疾。 [十二十三]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十二十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2021-03-27 15:24:24
-
论语《臧否人物·论语》原文及解读
[八十九]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八二十一]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2021-03-27 15:23:13
-
论语《自强不息·论语》原文及解读
[四十四]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六十二]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七三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2021-03-27 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