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天祥《扬子江》原文及赏析

【导语】: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德祐元年(1276)正月,文天祥奉命往距临安(今杭州)仅三十里的皋亭山(今浙江余杭)与元丞相伯颜谈判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德祐元年(1276)正月,文天祥奉命往距临安(今杭州)仅三十里的皋亭山(今浙江余杭)与元丞相伯颜谈判,为元军强行扣留。后在镇江脱逃,辗转至通州,“避渚沙,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指南录后序》)。最终投奔在福州立足的宋端宗赵是。一路上,文天祥写了许多诗,总名为《指南录》,此诗即是其中的一首,诗的末两句就是《指南录》命名的来历。

  头两句记叙了作者从元军中逃脱后的行踪。北海,指长江口以北的海。扬子江,古称长江在江苏仪征、扬州一带为扬子江,也用以通称长江。诗中的“扬子大江头”就是指长江入海口。从通州到长江口入海,河道通畅,距离也不远,但是由于这段路途中的洲渚被元军占领,文天祥不得不从通州入北海,然后绕回来经长江口,入苏州洋,而南下福州。这样走,不仅路程增加了数倍,而且海上舟行,危险极大。既说“随风”又说“游”,出语轻松,表现出脱险归来的欣悦之情,却又使人想象作者一路上所经历的北海风涛,大江巨浪。两句诗记行,叙事兼抒情,写得精炼,概括也为后两句的比喻起了兴的作用。

  后两句诗由行踪写到心迹。“磁针石”,是指南针。“南方”一语双关,既指指南针的指针方向,也指在福州新即位的南宋王室。表明心迹,形容品格,极易流于直白无味,古代诗人常用比喻的手法赋予抽象概念以生动的形象,并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以指南针比喻诗人的忠肝义胆,可谓“喻巧而理至”。“巧”,是指这个比喻具有独创性,发前人所未发; “理至”,是说这个比喻精当、合理,符合诗人矢志不渝地忠于民族、忠贞为国的一片丹心,也符合诗人长途辗转,终归南宋的实际经历。指南针不仅是“臣心”的喻体,也是臣踪的喻体。

  四句诗,两句记行,笔势轻捷而雄健; 两句表心,直抒胸臆,语气决绝,全篇如从诗人胸中一气喷薄而出,诗人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肝义胆,强烈地激励着读者。全篇虽未具体写景,但在古代山水纪行诗中,却是一首闪烁爱国思想光辉的佳作。

相关推荐
  • 清·屈大均《摄山秋夕作》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郎公》原文及赏析
  • 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原文及赏析
  • 清·洪升《晚泊》原文及赏析
  • 金·黄庚《暮景》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最高峰望雪山》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条山苍》原文及赏析
  • 清·纳兰性德《松花江》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