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原文及鉴赏
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原典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二章》 译释 天下
2021-09-15 09:41:41
-
道德经《不视,不听,不搏》原文及鉴赏
不视,不听,不搏 原典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德经第十四章》 译释 看它看不见,就叫夷;听它听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着,就叫微。 老子认为,装作看不
2021-09-15 09:40:55
-
道德经《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原文及鉴赏
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 原典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
2021-09-15 09:39:25
-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汉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道经》
2021-09-15 09:30:48
-
《老子与《道德经》》原文及鉴赏
附录: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
2021-09-15 09:21:44
-
道德经《第四章·象帝之先》原文及鉴赏
象帝之先 【原文】 道冲[1], 而用之或不盈[2],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3], 同其尘[4]。 湛兮似或存[5]。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6]。 【注释】 [1]冲:古字为盅,空虚
2021-09-15 09:08:34
-
道德经《第四十章·虚中生有》原文及鉴赏
虚中生有 【原文】 反者,道之动[1]。 弱者,道之用[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 [2]弱者:柔弱,渺小。 [3]无: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译文】 发展
2021-09-15 09:04:03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原文及鉴赏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1]? 得与亡孰病[2]? 甚爱必大费[3], 多藏必厚亡[4]。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注释】 [1]货:财富。多,重,重要的意思。 [2]得:指得
2021-09-15 09:02:38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足》原文及鉴赏
知足常足 【原文】 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1]; 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2]。 罪莫大于可欲[3];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注释】 [1]却:屏去,退回。 [2]戎马:
2021-09-15 09:01:46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原文及鉴赏
为道日损 【原文】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1],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2], 及其有事[3], 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1]损:减损。 [2]取:治、夺取。无事:
2021-09-15 09:00:53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原文及鉴赏
大成若缺 【原文】 大成若缺[1], 其用不敝[2]。 大盈若冲[3],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4],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赢若绌[5]。 躁胜寒, 静胜热[炅], 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 [1]大成:最
2021-09-15 08:52:53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以为教父》原文及鉴赏
以为教父 【原文】 道生一[1], 一生二[2], 二生三[3],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4], 沖气以为和[5]。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6], 而王公以自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7], 或益之而损。 人之
2021-09-15 08:51:47
-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原文及鉴赏
善者吾善 【原文】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1],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2]。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为天下浑其心[3]。 百姓皆注其耳目
2021-09-14 16:20:07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原文及鉴赏
不言之教 【原文】 天下之至柔[1], 驰骋天下之至坚[2]。 无有入无间[3]。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4]。 【注释】 [1]至柔:最为柔弱。 [2]至坚:最为坚硬。
2021-09-14 16:19:15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行而知》原文及鉴赏
不行而知 【原文】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牖[1], 见天道[2]。 其出弥远[3], 其知弥。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4]。 【注释】 [1]牖: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2021-09-14 16:18:17
-
道德经《第四十—章·善贷且成》原文及鉴赏
善贷且成 【原文】 上士闻道[1], 而勤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2], 进道若退[3], 夷道若颣[4]。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2021-09-14 16:17:23
-
道德经《第十章·长而不宰》原文及鉴赏
长而不宰 【原文】 载营魄抱一[1],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2],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3],能为雌乎[4]?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5],生而不有, 为
2021-09-14 14:46:56
-
道德经《第十四章·无状之状》原文及鉴赏
无状之状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1], 听之不闻名曰希[2], 搏之不得名曰微[3]。 此三者不可致诘[4], 故混而为一[5]。 [一者]其上不皦[6], 其下不昧[7], 绳绳不可名[8], 复归于无物。 是谓
2021-09-14 14:41:32
-
道德经《第十六章·没身不殆》原文及鉴赏
没身不殆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1]。 万物并作[2], 吾以观复[3]。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4]。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5]。 复命曰常[6]。 知常曰明[7]。 不知常,妄作,凶[8]。 知常容,容乃公
2021-09-14 13:42:36
-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忠大义》原文及鉴赏
大忠大义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1]。 慧智出,有大伪[2]。 六亲不和,有孝慈[3]。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制度和秩序。 [2]慧智:聪明,智巧。 [3]六亲:指诸父,兄
2021-09-14 13:41:10
-
道德经《第十五章·善为士者》原文及鉴赏
善为士者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1], 微妙玄通[2], 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3]: 豫兮若冬涉川[4]。 犹兮若畏四邻[5]。 俨兮其若客[6]。 涣兮若冰之释[7]。 敦兮其若朴[8]。 旷兮其
2021-09-14 13:40:13
-
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原文及鉴赏
圣人为腹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1]。 五音令人耳聋[2]。 五味令人口爽[3]。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4]。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5],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6]。 故去彼取此[7]。 【注释】 [1]五色:指黑
2021-09-14 13:38:58
-
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原文及鉴赏
绝圣弃智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1]。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2]。 故令有所属[3]。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 绝学无忧。 【注释】 [1]圣:这里
2021-09-14 11:45:41
-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原文及鉴赏
宠辱若惊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1]。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
2021-09-14 11:44:53
-
道德经《第十七章·功成事遂》原文及鉴赏
功成事遂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1]。 其次亲而誉之[2]。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3]。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4], 功成事遂[5], 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1]太上:至上,至高无
2021-09-14 11: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