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文莫吾犹人也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二 文莫吾犹人也章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莫,是疑辞,犹如今日口语讲的差不多吧。它与句尾的未之有得,都是自谦的表达。 孔子说自己,在文,也就是广

    2021-03-19 16:42:33

  • 论语《执德不弘章》原文及解读

    二 执德不弘章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人知晓一些道理,有了一些经验后,往往会泥囿于这些道理与经验,既见不到更深的,也看不到更广的。其实知识无穷,心体

    2021-03-19 16:40:17

  • 论语《或问禘之说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或问禘之说章 或问 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的知识,孔子直言不知道,还进一步说,如能懂得禘,治天下如视其手掌。 孔

    2021-03-19 16:38:46

  • 论语《或曰雍也章》原文及解读

    四 或曰雍也章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此处的佞,应是指口才,不是指谄媚。若是谄媚,想来不会老是引人憎恶。而巧言善辩,话很多

    2021-03-19 16:36:52

  • 论语《恶紫之夺朱章》原文及解读

    十八 恶紫之夺朱章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世上以假乱真者之所以容易让人受骗,原因在于相似,所谓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更为甚者,虚假

    2021-03-19 16:24:30

  • 论语《德之不修章》原文及解读

    三 德之不修章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所忧四事,分说各是一端,合之是一整体。 修德是工夫与本体的合一。德是本体,修是工夫。德是道理

    2021-03-19 16:23:27

  • 论语《弟子入则孝章》原文及解读

    六 弟子入则孝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章在后儒的认识上是颇生歧义的,即在今日,虽一般人混然不知此语,但若问及其中的道理,

    2021-03-19 16:22:00

  • 论语《居上不宽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六 居上不宽章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根据什么来评价君主或政府的好坏?就业、教育、医疗,诸如此类当然都是。只是这些并不完全决定于君主或政府,所

    2021-03-19 16:18:43

  • 论语《射不主皮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射不主皮章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本是一种武备,自然要求射得准,还要有力,能射穿靶。但后来射演化成乡礼,类似修身的体操,各人体力不一,就射不主皮,

    2021-03-19 16:12:42

  • 论语《富而可求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富而可求章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倡导仁学,儒家强调正其义、不谋其利,使人产生孔子与儒家轻视财富的错误认识。 没有人厌恶财富

    2021-03-19 16:06:10

  • 论语《宁武子邦有道则知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章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人的行为受价值观引导,而人的价值观又往往呈现出单向性,比如更快、更高、更强、更

    2021-03-19 16:00:53

  • 论语《季氏富于周公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季氏富于周公章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到底多么富,并非关键。关键是他尽管已相当富了,至少已超过周公了,但还

    2021-03-19 15:56:29

  • 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章》原文及解读

    十九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章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位居鲁国上卿执政的高位,凡事谨慎,三思而行。孔子听说后,以为能作第二次思考就够了。 孔子这话当然是

    2021-03-19 15:54:30

  • 论语《季康子问政章》原文及解读

    十七 季康子问政章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讲政治的要义在正。这个正,在传统语境中多指为政者的行为端正,其实也泛指整个政府的行为,毕

    2021-03-19 15:52:58

  • 论语《季康子患盗章》原文及解读

    十八 季康子患盗章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古人以偷盗兴起为乱世之始,因为百姓如富足,自然不会想着去偷盗。故政治应先以人民富足为要务,否则

    2021-03-19 15:50:42

  • 论语《孟之反不伐章》原文及解读

    十三 孟之反不伐章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现代社会倡言竞争,显秀争功,已为当然。古人内敛许多,但争胜矜伐之心也是很自然的,要完全

    2021-03-19 15:48:59

  • 论语《孔子谓季氏章》原文及解读

    一 孔子谓季氏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是仪式性质的舞蹈,按礼制是天子用,就像二十一响礼炮应该用于国宾。 孔子讲的忍,一种解释是忍心: 季氏忍心僭

    2021-03-19 15:40:22

  • 论语《孔子于乡党章》原文及解读

    一 孔子于乡党章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乡里与在宗庙、朝廷,讲话方式大不同。在乡里,谦恭诚实,不指手划脚,似乎是不善言辞

    2021-03-19 15:23:36

  • 论语《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章》原文及解读

    九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章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此章有的版本分成两章,今取朱子《论语集注》为一章。 平时常听人用性情二字称誉人。性情之可贵在于真,但

    2021-03-19 15:06:54

  • 论语《子贡问赐也何如章》原文及解读

    三 子贡问赐也何如章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孔子虽然很肯定子贡,以瑚琏来形容他,那是夏商用于宗庙祭祀的贵重器皿,但终究仍处于器的层面,有

    2021-03-19 15:06:00

  • 论语《子贡问为仁章》原文及解读

    九 子贡问为仁章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凡事都有方法与路径,人的精力都是相近的,路径对,方法好,自然事半而功倍

    2021-03-19 15:04:22

  • 论语《子谓韶尽美矣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五 子谓韶尽美矣章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古人相信,政治表现于乐,闻其乐能知其政。今似一样。比如听《东方红》,虽浑朴而不免粗;听《春

    2021-03-19 15:03:20

  • 论语《子见齐衰者章》原文及解读

    九 子见齐衰者章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虽少必作,少或是坐,但其意一样,描述孔子遇见服丧者,或穿礼服者,或盲人,虽年少,或自己坐着,都会

    2021-03-19 15:01:40

  • 论语《子畏于匡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二 子畏于匡章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古人以为身体受之于父母,父母在,不以自己的生命许诺于人。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遇险于匡邑,后得脱困

    2021-03-19 15:00:22

  • 论语《子游问孝章》原文及解读

    七 子游问孝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赡养老人是人类文明区别于动物世界的重要表证,而且从《孝经》看,儒家倡导孝道,似乎也不限

    2021-03-19 14:43:28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