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六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事觉,治之[2],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丞相臣张仓[3]、典客臣冯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贺、备盗贼中尉臣福昧死言[4]: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为黄
2021-04-08 18:50:23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尽诛所与谋者》原文、翻译及鉴赏
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1],令县以次传[2]。是时袁盎谏上曰[3]: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4],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5],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
2021-04-08 18:49:32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孝文八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1]。上闻之,乃叹曰:尧舜放逐骨肉[2],周公杀管、蔡[3],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
2021-04-08 18:48:38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孝景三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其相曰:大王必欲发兵应吴,臣愿为将。王乃属相兵[1]。淮南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汉亦使曲城侯将兵救淮南[2],淮南以故得完[3]。吴使者至庐江,庐江王弗应,而往来使越[4]。
2021-04-08 18:47:44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原文、翻译及鉴赏
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3]。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4],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5],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
2021-04-08 18:46:48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有女陵》原文、翻译及鉴赏
王爱陵,常多予金钱,为中诇长安,约结上左右[1]。元朔三年,上赐淮南王几杖,不朝[2]。淮南王王后荼,王爱幸之。王后生太子迁,迁取王皇太后外孙脩成君女为妃。王谋为反具,畏太子妃
2021-04-08 18:45:52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五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闻郎中雷被巧[1],乃召与戏[2]。被一再辞让,误中太子。太子怒,被恐。此时有欲从军者辄诣京师[3],被即愿奋击匈奴。太子迁数恶被于王[4]。王使郎中令斥免,欲以禁后[5]。被遂亡至长安,
2021-04-08 18:44:48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日夜与伍被》原文、翻译及鉴赏
王曰:上无太子,宫车即晏驾,廷臣必征胶东王,不即常山王[2]。诸侯并争,吾可以无备乎!且吾高祖孙,亲行仁义,陛下遇我厚,吾能忍之;万世之后,吾宁能北面臣事竖子乎[3]! 王坐东宫[4],
2021-04-08 18:42:14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有孽子不害》原文、翻译及鉴赏
不害有子建,材高有气,常怨望太子不省其父[3];又怨时诸侯皆得分子弟为侯,而淮南独二子,一为太子,建父独不得为侯。建阴结交,欲告败太子[4],以其父代之。太子知之,数捕系而榜笞建
2021-04-08 18:41:09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欲发国中兵》原文、翻译及鉴赏
王乃与伍被谋,先杀相、二千石;伪失火宫中,相、二千石救火,至即杀之。计未决,又欲令人衣求盗衣[1],持羽檄[2],从东方来,呼曰南越兵入界,欲因以发兵[3]。乃使人至庐江、会稽为求盗
2021-04-08 18:39:42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因捕太子》原文、翻译及鉴赏
上下公卿治[2],所连引与淮南王谋反列侯二千石豪杰数千人,皆以罪轻重受诛[3]。衡山王赐,淮南王弟也,当坐收,有司请逮捕衡山王。天子曰:诸侯各以其国为本,不当相坐。与诸侯王列侯
2021-04-08 18:16:17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衡山王赐》原文、翻译及鉴赏
又姬徐来生子男女四人,美人厥姬生子二人。衡山王、淮南王兄弟相责望礼节,间不相能[1]。衡山王闻淮南王作为畔逆反具,亦心结宾客以应之,恐为所并[2]。 元光六年,衡山王入朝,其谒者
2021-04-08 18:15:25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乘舒死》原文、翻译及鉴赏
厥姬俱幸。两人相妒,厥姬乃恶王后徐来于太子曰:徐来使婢蛊道杀太子母[1]。太子心怨徐来。徐来兄至衡山,太子与饮,以刃刺伤王后兄。王后怨怒,数毁恶太子于王[2]。太子女弟无采,嫁
2021-04-08 18:14:28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元朔五年秋》原文、翻译及鉴赏
衡山王即上书谢病,上赐书不朝。 元朔六年中,衡山王使人上书请废太子爽,立孝为太子。爽闻,即使所善白嬴之长安上书,言孝作輣车镞矢,与王御者奸欲以败孝。白嬴至长安,未及上书,
2021-04-08 18:13:30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诗之所谓“戎狄是膺》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之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1],信哉是言也。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2],各不终其身,为天
2021-04-08 18:12:24
-
《史记·淮南衡山列淮南王见建已征治》原文、翻译及鉴赏
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也?被曰:以为非也。吴王至富贵也,举事不当,身死丹徒,头足异处,子孙无遗类。臣闻吴王悔之甚。愿王孰虑之,无为吴王之所悔[2]。王曰:男子之所死者一言耳[3]。且
2021-04-08 18:11:14
-
《史记·循吏列传法令所以导民也》原文、翻译及鉴赏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1]。文武不备[2],良民惧然身修者[3],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4],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5],楚之处士也[6]。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7],以自代也。
2021-04-08 17:54:53
-
《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字长孺》原文、翻译及鉴赏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2]。黯以父任[3],孝景时为太子洗马[4],以庄见惮[5]。孝景帝崩,太子即位[6],黯为谒者[7]。东越相攻[8],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
2021-04-08 17:53:12
-
《史记·汲郑列传黯为人性倨》原文、翻译及鉴赏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2]。然好学,游侠[3],任气节,内行修洁[4],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5],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6]。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7]。亦以
2021-04-07 22:50:05
-
《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青既益尊》原文、翻译及鉴赏
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2],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3]?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4]。 淮南王谋反[5
2021-04-07 22:48:28
-
《史记·汲郑列传上以为淮阳》原文、翻译及鉴赏
上以为淮阳[3],楚地之郊[4],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5],诏数强予[6],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7],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
2021-04-07 22:46:25
-
《史记·汲郑列传郑当时者》原文、翻译及鉴赏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2],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3],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4]。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5],声闻梁、楚之间。
2021-04-07 22:44:57
-
《史记·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原文、翻译及鉴赏
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 公有言[1],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2];及废,门外可设雀罗[3]。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4]:一死一生,
2021-04-07 22:43:28
-
《史记·儒林列传太史公曰》原文、翻译及鉴赏
余读功令[1],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2]。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3],幽厉微而礼乐坏[4],诸侯恣行,政由强国[5]。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6],于是论次《诗》、《书
2021-04-07 22:41:14
-
《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为学官》原文、翻译及鉴赏
丞相御史言[3]:制曰盖闻导民以礼[4],风之以乐[5]。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6],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7]。故详延天下方正博闻之士[8],咸登诸朝[9]。其令礼官劝学[10],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
2021-04-07 22: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