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日者列传之道高益安》原文、翻译及鉴赏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3],失身且有日矣[4]。夫卜而有不审[5],不见夺糈[6];为人主计而不审[7],身无所处[8]。此相去远矣[9],犹天冠地屦也[10]。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

    2021-04-07 19:28:28

  • 《史记·日者列传之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原文、翻译及鉴赏

    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1],多不见于篇[2]。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3]。 【段意】 叙述司马迁写作此文的缘由。 字数:63 注释 [1]此句谓,本传之所以不载古时候的卜人。所以,之所以。 [2]此句

    2021-04-07 19:27:36

  • 《史记·日者列传之臣为郎时》原文、翻译及鉴赏

    臣为郎时[2],游观长安中[3],见卜筮之贤大夫[4],观其起居行步[5],坐起自动[6],誓正其衣冠而当乡人也[7],有君子之风。见性好解妇来卜[8],对之颜色严振[9],未尝见齿而笑也[10]。从古以来

    2021-04-07 19:26:21

  • 《史记·龟策列传之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原文、翻译及鉴赏

    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1],兴动事业[2],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3]!唐虞以上[4],不可记已[5]。自三代之兴[6],各据祯祥[7]。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8],飞燕之卜顺故殷兴[9],百谷之筮吉故周王[10]。王

    2021-04-07 19:25:00

  • 《史记·龟策列传之夫摓策定数》原文、翻译及鉴赏

    周公卜三龟[5],而武王有瘳[6]。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7]。晋文将定襄王之位[8],卜得黄帝之兆[9],卒受彤弓之命[10]。献公贪骊姬之色[11],卜而兆有口象[12],其祸竟流五世[13]。楚灵将背周室

    2021-04-07 19:23:48

  • 《史记·龟策列传》臣以通经术原文、翻译及鉴赏

    臣以通经术[2],受业博士[3],治《春秋》[4],以高第为郎[5],幸得宿卫[6],出入宫殿中十有馀年[7]。窃好《太史公传》[8]。太史公之传曰: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9]。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

    2021-04-07 19:22:21

  • 《史记·龟策列传之闻古五帝》原文、翻译及鉴赏

    传[4]曰:下有伏灵[5],上有兔丝[6];上有��蓍[7],下有神龟[8]。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新雨已[9],天清静无风,以夜捎兔丝去之[10],即以��烛此地,烛之[11],火灭,即

    2021-04-07 19:20:32

  • 《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时得龟原文、翻译及鉴赏

    谨连其事于左方[2],令好事者观择其中焉[3]。 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使于河[4],至于泉阳[5],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6],置之笼中。夜半,龟来见梦于宋元王曰: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网当吾路

    2021-04-07 19:17:16

  • 《史记·货殖列传》》渔者举网而得神龟原文、翻译及鉴赏

    渔者举网而得神龟,龟自见梦宋元王,元王召博士卫平告以梦龟状[1]。平运式,定日月[2],分衡度[3],视吉凶,占龟与物色同[4]。平谏王留神龟以为国重宝,美矣[5]。古者筮必称龟者,以其令

    2021-04-07 18:10:15

  • 《史记·货殖列传》》至治之极邻国相望原文、翻译及鉴赏

    至治之极[2],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3]。必用此为务[4],近世涂民耳目[5],则几无行矣[6]。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7],吾不知已

    2021-04-07 18:09:09

  • 《史记·货殖列传》》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原文、翻译及鉴赏

    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3],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4]。故岁在金[5],穰[6];水,毁[7];木,饥;火,旱。旱则资舟[8],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

    2021-04-07 18:08:05

  • 《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5],膏壤沃野千里[6],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7],而公刘适邠[8],大王、王季在岐[9],文王作丰[10],武王治镐[11],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1

    2021-04-07 18:05:16

  • 《史记·货殖列传 》贤人深谋于廊庙原文、翻译及鉴赏

    归于富厚也[4]。是以廉吏久,久更富[5],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6],斩将搴旗[7],前蒙矢石[8],不避汤火之难者[9],为重赏使也[

    2021-04-07 18:03:13

  • 《史记·货殖列传》蜀卓氏之先,赵人也原文、翻译及鉴赏

    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3],独夫妻推辇[4],行诣迁处[5]。诸迁虏少有馀财[6],争与吏,求近处[7],处葭萌[8]。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9],沃野,下有蹲鸱[10],至死不饥[11

    2021-04-07 18:01:40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4],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5]。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6]。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7]。司马氏世典周史[8]。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

    2021-04-07 18:00:55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4],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5],乃论六家之要指曰[6]: 《易大传》[7]: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8],直所从

    2021-04-07 18:00:25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21],采椽不刮[22]。食土簋,啜土刑[23],粝粱之食[24],藜藿之羹[2

    2021-04-07 17:59:35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1],耕牧河山之阳[2]。年十岁则诵古文[3]。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4],窥九疑[5],浮于沅、湘[6];北涉汶、泗[7],讲业齐、鲁之都[8],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

    2021-04-07 17:58:48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3],封泰

    2021-04-07 17:58:03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3]。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伙》,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敢让焉。 【段意】 太史公

    2021-04-07 17:52:52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余闻董生曰[2]: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3],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4],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5],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2021-04-07 17:52:18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1]。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2

    2021-04-07 17:51:43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翻译及鉴赏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3]: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

    2021-04-07 17:51:02

  • 《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帝本纪原文、翻译及鉴赏

    四圣遵序[1],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2];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 作《夏本纪》第二。 维契作商

    2021-04-07 17:50:03

  • 《史记·太史公自序》礼书原文、翻译及鉴赏

    作《礼书》第一。 乐者,所以移风易俗也。自《雅》、《颂》声兴,则已好《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所从来久矣。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述来古[3],作《乐书

    2021-04-07 17:49:00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