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七十九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释〕 和:帛书乙本作禾。和、禾通用。 执:持有、保存、掌握。契:《说文》

    2021-09-23 11:40:57

  • 道德经《七十二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民:人民。马叙伦说:此民字当作人(《老子校诂》)。威:

    2021-09-23 10:05:55

  • 道德经《七十五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注释〕 上:统治者、君王。食税:指统

    2021-09-23 10:05:19

  • 道德经《七十八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 之:

    2021-09-23 10:04:05

  • 道德经《七十六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释〕 柔弱:指人体的柔软。 坚强:指人

    2021-09-23 10:03:26

  • 道德经《七十四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惧:吓唬、惧怕。 奇:

    2021-09-23 10:02:50

  • 道德经《七十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注释〕 宗:宗旨、纲领、主旨。 君:有主的意思,有

    2021-09-23 10:02:13

  • 道德经《七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不自生:唐成玄英疏为:不自营己之生也(《道德经开

    2021-09-23 10:01:37

  • 道德经《三十一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

    2021-09-23 10:00:54

  • 道德经《三十七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释〕 无为: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不妄为。王弼

    2021-09-23 10:00:19

  • 道德经《三十三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释〕 强:是《老子五十二章》守柔曰强的强,非坚强者死之徒的强;在老子看来守

    2021-09-23 09:59:14

  • 道德经《三十九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

    2021-09-23 09:51:41

  • 道德经《三十二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021-09-23 09:39:32

  • 道德经《三十五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注释〕 执:掌握。大象:指道;因为道无处不在,所以为宇宙间最

    2021-09-23 09:38:55

  • 道德经《三十八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2021-09-23 09:38:14

  • 道德经《三十六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 歙:《韩非子喻老》引作翕。

    2021-09-23 09:37:35

  • 道德经《三十四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 汜:同泛,《广雅

    2021-09-23 09:36:58

  • 道德经《三十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

    2021-09-23 09:36:18

  • 道德经《三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注释

    2021-09-23 09:35:45

  • 道德经《上善若水·老子》原文及鉴赏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鉴赏〕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现在已经

    2021-09-23 09:35:08

  • 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老子》原文及鉴赏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鉴赏〕 不出户,知天下,王弼注曰: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其归也

    2021-09-23 09:34:11

  • 道德经《不见可欲·老子》原文及鉴赏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2021-09-23 09:33:30

  • 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原文及鉴赏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鉴赏〕 在老子的语境中,所谓为学指的是一点一滴的经验知识的积累

    2021-09-23 09:32:49

  • 道德经《九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2021-09-23 09:30:40

  • 道德经《二十一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2021-09-23 09:29:58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